Forget Forever.

在書櫃上看到《用一生去忘記》的時候,我就記起自己曾經見過這本書,也曾經想過要不要買回家看;但那時候總是對橫書有點抗拒,所以就只好作罷。至於今次到 底為何神推鬼擁的把她帶了回家,我真的一點頭緒也沒有。許是天生不能抗拒漂亮的封面吧?畢竟我是徹徹底底的圓形派,俗稱顏飯。

Thankfully, I judged the cover right. It was a really really good book.

這本書,我看得好快。雖然開頭是有點lag,而且又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讀過橫書簡體字,所以一開始我還真的對這本書沒啥期望,也讀得好困難。只是讀著讀 著,我就發現自己開始掉眼淚。要問為甚麼哭,我想是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真實了。整個故事的編排、人物、環境都像是在反映我們日常生 活中所遇到的一樣,讀著這書就像是看到了身邊的人和事,甚至自己。

在《用一生去忘記》中,有兩條打了一個交叉的主線。一條有錢一條沒錢,一條說愛情一條談事業;而碰巧就是在那兩條線互相交錯的時候,兩條線的主人公都向著一個『難以預料的結果』前進。這種種的交錯牽引就和我一直認同的Developmental (Trajectories) Theory一樣,述說了環境對我們一生所做的影響。當然理論的矛頭是指向一個人的犯罪傾向,但總的來說,我們也可將這理論適用於任何一個平凡人的身上。 比方說,買新房子啦、轉新工作啦、文科轉讀理科啦,等等的變遷或抉擇都會累積為一個jackpot然後送我們一個難以預料的結果。

其實當我剛看完這書的時候,我也有想過如果世上允許有如果的話,那他們如果都可以從那交叉的一點,甚至乎從其他的轉捩點從新來過的話,故事又會如何結局呢?後來想想,其實每個人的轉捩點都不應事後用如果來衡量。環境對當時的我們作出的約束,再加上性格使然,我們到頭來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,到頭來都是會為著同一個結局而無奈。我們若真的允許有這麼多如果發生,那命運也就自然成不了命運了。我們都愛如果這樣如果那樣,但偏偏要如果完一大輪之後才會發現如果要活就得要捨棄如果,執起無奈。

說實話,騙我去讀這本書的除了是它那絢麗的封面之外,其實還是這本書的tagline:『唯一好的戀情,便是沒來得及發生的那種。』這tagline一擊即打中了我的心;得不到的,永遠才是最好的。這在某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我常常都願意去愛人,卻不願意去被愛。得到了,變壞時便會覺得可惜。得不到的,即使變壞了,也沒差。當然,書中的女主角並沒有我這般窩囊啦。她有好好的去爭取,也有好好的去擺脫宿命;雖然結局都是強差人意,但至少在失去的同時她也得到了啊。

就像作者在書末寫道:『……人是善惡同體的,而人生的所謂得失取捨也是同體的,它們並蒂而生,互為因果,不可分割』,人世間有太多人物我們失去了便是失去了。而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,唯一的出路就只剩忘記。一時忘不掉,就用一生去忘記好了。縱使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我們總可以試著去忘記啊。試問誰沒試過痛徹心扉?試問誰沒試過無奈失控?我們都會經歷這個階段。從來都沒有人能笑著來渡過每一天,從來都。

0 意見: